《211专刊》齐心协力搞好建设“211工程”成效显著

2010-03-15 点击数 选择字号:

  齐心协力搞好建设“211工程”成效显著

  我校通过“十五”“211工程”各项建设项目的建设,巩固发展了优势学科,并带动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整体学科水平的提高;部分研究成果具有国际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人才培养模式有所突破;涌现出一批具有学术原创精神的人才;服务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的能力继续增强,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一、重点学科建设

  (一)学科建设取得突破,带动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十五”“211工程”建设的实施,使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取得突破,学科方向得到凝炼,学科优势得到巩固和加强,并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协调发展。

  在2004年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应用经济学被评为全国第6名,其中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均列第4名。2006年1月,我校获得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的学位授权。

  十五”期间,学校还获得了金融学、世界经济、企业管理、民商法等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授予点由“九五”期间的2个增加到14个,并建立了2个博士后流动站;硕士学位授予点从“九五”期间的11个增加到39个。企业管理和金融学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基地”被确定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二)重点学科整体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经过“九五”“211工程”建设,国际贸易学学科于2002年成为本专业领域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并且在各类全国评估中名列第一,学科优势得到了全国同行的公认。

  通过“十五”“211工程”的继续建设,我校在全国国际贸易学科领域的地位进一步上升,2005年9月,在51所高校参加的“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年会暨2005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论坛”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被同行推荐主持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工作,引领国际贸易学科发展。

  2005年,我校成为国内唯一被接纳为联合国贸发会议虚拟学院的成员,得到了联合国贸发会议教学和研究体系的有力支持。

  2005年7月6日,经中国法学会党组及中国法学会批准,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成立,这对我校在全国国际经济法学科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三)科研能力增强,产生一批有国际水平的学术成果

  “十五”“211工程”建设期间,我校重点学科在匿名评审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包括已经被接受的)近70篇,其中葛嬴、林桂军、刘树林、洪俊杰、孙华妤、许亦平、束景红、奉立城、陈志鸿、王强、余湄、吴卫星在Journal of Bank?鄄ing and Finance,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Regional Studies 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24篇论文被SS?鄄CI收录;沈四宝、石静霞等在Loyola of Los Angeles of Inter?鄄national Law Review,Journal of World Trade and Invest?鄄ment,European Competition Law,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Law等重要国际法律期刊上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

  我校教师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林桂军和孙华妤各自发表在China Economic Review的论文被下载的频率双双进入该期刊的前10位;葛嬴发表在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的两篇论文,进入该期刊2005 年度论文下载量排名前25位,他发表在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鄄nomics上的论文,排名2005年度该期刊论文下载量第7位。

  2003年以来,我校重点学科及相关研究领域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管理世界》、《法学研究》和《中国法学》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超过410篇;2005年有134篇论文被CSSCI收录。“十五”期间,我校共出版学术专著224部,比“九五”增加93%,其中重点学科近三年围绕主要研究方向出版学术专著65部。

  由林桂军教授牵头的贸易不平衡研究小组,在美国学者提出的二元结构属权贸易核算体系的基础上,推导出三元结构核算体系,使我校在属权贸易平衡核算体系的研究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研究成果证明,从中美贸易不平衡中获利最多的是美国本身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在华投资企业,这对于理解中美贸易不平衡有重要现实意义。

  陈志鸿博士发表在China Economic Review上的研究成果,首次运用中国城市调查的微观数据,识别了中国的需求系统,计算出不同地区和不同结构家庭的等量标度和贫困线。这种计算精确的贫困线能够更好地判断社会福利计划的目标人群,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人才培养能力增强,特色日益鲜明

  人才培养质量是重点学科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十五”“211工程”期间,我校重点学科把探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放在人才培养的突出地位。通过明确培养目标、改进培养模式、主动参与到全球高等教育的竞争中去等综合方式,加强了我校重点学科作为我国涉外经济和法律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

  国际化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十五”“211工程”期间我校留学生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5年,留学生总规模达到1530人,外国学生同本国学生的比例达到1:8,生源的国际化程度居国内高校的前列,一个有助于学生成长和面对多元化全球环境挑战的多元化学生结构开始在我校显现出来。重点学科在留学生规模和质量上的优势尤其明显,2005年,重点学科共招收596名学历生,占全校学历生规模的70%,其中国际贸易学科所招收的学历生人数占全国学历生总数的2%。

  课程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我校通过积极推动教材建设,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十五”期间,全校新编和修订教材622本,比“九五”增加193%;共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入选北京市精品课程12门、精品教材17部。

  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极具竞争力 本科生就业率始终保持稳定的良好态势,居于国内高校的先进水平。2003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有本科毕业生1162人,就业率为90%。2004年,学校共有本科毕业生1650人,就业率为96%,尤其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2005年,学校共有本科毕业生1251人,就业率为97%。

  2003~2005年,50%的毕业生在外贸系统、金融系统和三资企业就业,到三资企业、驻华使领馆和出国留学的毕业生占20%以上。学生就业市场同学校办学定位相吻合,基本实现了毕业生高就业率和高就业层次的目标。

  (五)服务社会能力进一步提高,为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奉献力量

  我校“十五”“211工程”建设在追求高质量学术研究的同时,特别注意强化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将学术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转化为为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服务。

  夏友富教授积极承接政府所委托的课题,其研究报告得到温家宝、朱鎔基、李岚清、吴仪、回良玉等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批示,为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由华晓红教授牵头进行的关于港、澳、台问题的研究,一直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石静霞教授被吸收为全国人大财经委破产法起草小组成员,所提出的建议条文已被通过二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与重整法》(草案)所采纳。梅夏英教授作为专家建议稿的起草人之一,全面参与了我国《物权法》的立法工作。

  此外,我校白树强、卢进勇、唐宜红、丁志杰、史燕平、黄晓玲等多位教师还担任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专家成员,为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地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十五”“211工程” 建设期间,学校通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经过“十五”“211工程”的建设,目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馆舍面积9000余平方米,开放南北两个馆区的外借处,共有10个各种功能的阅览室,阅览座位650余个,每周开放73.5小时。目前,全馆藏书已达近87万册,电子图书近44万册,国内外各类数据库15种,自建数据库1个,还有6个数据库正在试用阶段。在丰富文献资源的同时,结合ILAS(集成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项目的建设,图书馆实现了资料检索和图书借阅自动化。一个文献信息资源多元化、信息技术手段科学化、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的现代化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已经形成,开始成为我校教学和科研活动赖以运行的中心。

  截止目前,我校“十五”“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建成了覆盖全校的计算机网络,信息高速传输和资源共享的校园网以及能为读者提供丰富数字化资源的数字图书馆建成并发挥功能,大大改善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的运行环境,增强师生追踪、把握国际最新科研动态的能力。学校全面实施信息化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运行良好,提高了工作效率,逐步形成一个集通讯、应用、信息检索、收集、整理、反馈为一体的校园网络环境。此外,学校还加强了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服务,实施管理创新,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增强了对学科建设的重要辅助支撑作用,促进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三、师资队伍建设

  “十五”“211工程”建设期间,我校全力贯彻“以人为本”、“人才强校”的理念,围绕“优秀人才引进工程”、“中青年教师成材工程”和“外聘优秀人才专项”三个子项目,扎实地推进师资队伍建设,迅速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一支能力出众、素质精良、结构合理、适应学科建设与教学需要的高水平的富有竞争力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十五”期间,我校从国内引进学术带头人7名,包括经济学科的林汉川教授和叶陈刚教授、英语学科的王立非教授等,特殊人才17名;优秀博士毕业生57名。尤为突出的是国际贸易重点学科引进了9名毕业于海外大学的博士,包括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葛嬴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洪俊杰博士、美国波士顿学院的陈志鸿博士、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的许亦平博士等。这些学成归国的海外学子,以报效祖国之心,爱岗敬业,同广大教师打成一片,在学术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目前,我校共有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的教师占30%,36~45岁的占40%,教授占18%,副教授占41%,教师博士化率从“九五”时期的18%上升到30%。在这方面,重点学科表现的更为突出。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师的博士化率接近70%,其中国外高水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超过20%。法学院教师的博士化率接近60%。

  在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涌现出一批优秀学术骨干,例如葛嬴、石静霞、孙华妤、洪俊杰等。

  2005年7月,刘树林教授、黄勇教授和张新民教授3位学科带头人经过严格评审,首次为我校获得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